发之症,时行疫毒者多,故用败毒散,先散表邪。不论日数,但头痛足冷,恶寒发热,脉浮大,有太阳症,用羌活败毒散。
导赤散,治血热小便不利者。若是燥热,加知母、石膏,则汗出邪散。
热入血室,《伤寒论》分四条。此事不明,杀人至速。
今又以小便减少,以定水液还入大肠,而必大便之自行。设不瘥,乃是少阳郁火未伸,故脉弦涩,用小柴胡清少阳,加芍药和弦涩之脉。
痰火呃逆,用栀连二陈,然皆胃无停滞者方可。 更能以脉参之,庶无差忒矣。
至于壮盛素热之人,或酒客辈,感邪之初,寒未变热,阴邪闭其伏热,阴凝于外,热蓄于内,故内烦而不得近衣,此所谓寒在皮肤热在骨髓,药用温凉必矣。 又云太阴在泉,湿淫所胜,病小腹肿,不得小便,此言土败浸淫也,宜用平胃五苓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