况有此四字,始与下文反与黄芩汤之义相属,当补之。腹满不减,减不足言,当须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与是方以益肾间之气,气强则便溺行,而少腹拘急亦愈矣。若以薰蒸取汗,则发身黄,湿热合也。
关上小紧而疾,小为阳虚,紧疾寒痛,是主中焦气急寒痛也。躁而不渴,当是「燥而不渴」,文始通顺。
紧为脾气强,滑紧并见,如持实以击强,故主急痛,痛还自伤脾胃也。上条戒人不可汗下,此条示人宜当汗下,仲景之法,多是如此,盖恐人固执失宜也。
初来,大阳为之也,故发热;渐渐小,阴为之也,故发厥。经曰:脉阴阳俱盛大,汗出不解者死。
加石膏者,因多一烦躁证也。 凡失血之后,血气未复为亡血也,皆不可发汗。